奧登成水貨狀元,為何仍被選?三因素決定!
下個賽季,對于2007屆的NBA新秀們而言,將是他們踏入職業(yè)聯(lián)賽的第19個年頭,職業(yè)生涯已邁入末期。雖然與96黃金一代和03白金一代相比,他們的整體成就稍顯遜色,但其中仍不乏杰出的球員,如凱文·杜蘭特和艾爾·霍福德等人。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那年的狀元,被譽為“水貨狀元”的格雷格·奧登。
奧登的魅力何在?首先,他擁有頂級的天賦和統(tǒng)治力。在大學賽場上,他幾乎無人能敵,場均貢獻15.7分、9.6個籃板和3.3次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61.6%。即便在決賽中面對未來的NBA全明星內線如霍福德和喬金·諾阿領銜的佛羅里達大學隊,他也帶傷出戰(zhàn),砍下豪華數(shù)據(jù)。他的進攻和防守都讓人矚目,甚至被一些球探譽為威爾特·張伯倫與蒂姆·鄧肯的結合體。
奧登的身體條件亦非常出色。他身高2.13米,臂展達到2.24米,加上不俗的運動能力,使他具備了成為頂級內線的潛質。在那個重視內線的時代,像奧登這樣攻防一體、在籃下?lián)碛薪^對統(tǒng)治力的球員是各隊爭相追逐的稀缺資源。與杜蘭特相比,盡管杜蘭特已展現(xiàn)頂級得分天賦,但在身體對抗和防守端,杜蘭特在當時還略顯稚嫩。因此,在二人天賦不相上下的情況下,奧登因其全面的表現(xiàn)更受青睞。
開拓者隊選擇奧登,除了看中他的天賦外,也是基于球隊的陣容需求。當時,開拓者在2006年的夏天已經得到了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和布蘭登·羅伊等球員,加強了球隊的2號位和4號位。而杜蘭特需要大量的球權來成長,因此若選擇杜蘭特為狀元,可能會出現(xiàn)球權分配的問題。而奧登雖然也需要球權,但在那個陣地戰(zhàn)為主的時代,他在禁區(qū)內的穩(wěn)定表現(xiàn)更符合球隊的需求。
然而,選擇奧登也受到了時代局限性的影響。當時NBA仍處在重視內線的時代,球探們普遍認為奧登有著巨大的潛力,可以比肩當時的偉大球星。但遺憾的是,由于當時醫(yī)療水平的限制以及球隊醫(yī)療團隊的疏忽,奧登的傷病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排查和重視。這最終導致了他的職業(yè)生涯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格雷格·奧登的隕落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他的天賦、統(tǒng)治力和全面的表現(xiàn)曾讓他成為狀元的不二人選。然而,傷病和時代的局限性最終讓他的職業(yè)生涯走向了悲劇。盡管他被冠以“水貨狀元”的名聲,但他在大學賽場上的輝煌表現(xiàn)和曾經的潛力仍讓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