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大運奪金,美派純大學生隊,勝日本波蘭值得贊。
談及大運會的重要性,不可否認,其確實不及奧運會、世界杯等國際賽事的地位顯著。但即便如此,在最近的第XXX屆大運會上,中國女籃卻也創(chuàng)造了一股不容忽視的熱潮。
在七月二十六日凌晨,北京時間中,中國女籃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決賽中逆襲成功,擊敗了實力強大的美國隊,成功衛(wèi)冕。然而,賽后仍有一部分球迷對此表示質(zhì)疑,認為中國女籃的冠軍含金量不足。
這其中的原因,首先在于中國女籃的陣容雖然以現(xiàn)役或前大學生球員為主,但如劉禹彤、唐子婷等主要球員均已進入職業(yè)生涯,年齡已接近二十五歲。而與她們對決的美國隊,則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隊伍,年齡大多在十九至二十二歲之間。因此,有觀點認為中國女籃的對手過于“老道”,實力相對較重。
再者,雖然這支美國女籃被冠以國家隊的名號,但其實際上主要由德克薩斯州的一支大學生球隊組成。這支球隊在之前的賽季中表現(xiàn)平平,其所在的BIG 12聯(lián)盟排名中下游,沒有闖入季后賽。相較于真正的美國大學生女籃精英——由NCAA的頂尖球員組成——這支隊伍實力并不算突出。但中國女籃在大運會上擊敗的正是這樣一支“非精英”隊伍。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女籃的勝利毫無挑戰(zhàn)。在淘汰賽階段,她們先后逆轉(zhuǎn)了日本和波蘭隊,這兩支隊伍均由大量職業(yè)球員組成,堪比國家二隊。中國女籃能夠戰(zhàn)勝這樣的對手,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她們的實力。
與上一屆大運會相比,雖然中國女籃當時也獲得了冠軍,但那時的優(yōu)勢在于主場之利以及部分籃球強國的缺席。而今的這支隊伍,在沒有主場優(yōu)勢和強大對手缺席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奪冠,這無疑證明了她們的實力和毅力。
因此,我們無需對這支中國女籃過于苛刻。即使大運會的重要性不及其他大型國際賽事,其關注度相對較低,但這并不妨礙中國女籃為大學生籃球正名。她們的每一次勝利都是對年輕球員的鼓勵和激勵。這支隊伍能夠在國際賽場上擊敗包括美國、日本等籃球強國,就已經(jīng)足以讓人驕傲和期待她們未來的表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