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NBL丑聞:十球員聯(lián)名討薪,前CBA球員也在內。
除了今年夏季備受矚目的男籃亞洲杯之外,中國籃球界的風波可謂接連不斷。首先,U21男籃的遼寧與山東兩隊之間竟然發(fā)生了群毆事件,這一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籃協(xié)對此迅速作出反應,開出了重量級的罰單,其中四名球員被停賽三年,而另外十七名球員則被禁賽八場。體壇周報的記者邵化謙在社交媒體上對這一處罰進行了點評,他表示籃協(xié)的罰單有據(jù)可依,群毆與一般沖突的性質截然不同。
新華社對此事件也發(fā)表了看法,認為籃協(xié)的舉措是賽場暴力的警鐘,應該得到重視。的確,中國籃球賽場上的暴力沖突大多都是不必要的,它們只會給雙方帶來不小的損失。
然而,中國籃球界的丑聞卻并未因此而止步。據(jù)資深媒體人趙環(huán)宇的報道,NBL(全國籃球聯(lián)賽)江西某籃球俱樂部的十名球員發(fā)起了聯(lián)名討薪的活動。這些球員在信中透露,他們甚至需要自己墊付餐費,有的球員在長達四個月的時間里只領到一個月或者不到一個月的工資,這給他們的家庭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趙環(huán)宇還透露了這些球員的名字,其中包括一名原CBA(中國籃球協(xié)會)球員。
這一消息的曝光引起了球迷們的關注和擔憂。球員們擔心賽季結束后更難討回薪水,這也反映出他們對于欠薪的恐懼。如果NBL沒有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那么未來還有誰敢來打球呢?這豈不是要讓NBL淪為“欠薪聯(lián)盟”的笑柄。
不僅僅是NBL,此前四川隊也曾經拖欠外援的薪資。只有在球員們施壓之后,他們才領到了應得的報酬。如果連球員們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他們又怎么能安心打球,從而促進中國籃球的發(fā)展呢?
在薪資保障方面,或許中國籃球應該向NBA學習。NBA有保障球員權益的球員工會,工會的主席由球員中產生。雖然這僅僅是筆者的個人看法,但歸根結底,我們還是希望中國籃球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與此同時,隨著楊瀚森在今年的NBA選秀大會上被開拓者以首輪第16順位選中,越來越多的國內年輕人開始夢想去海外打球。據(jù)媒體報道,王俊杰等年輕球員也計劃在美國讀完大學后挑戰(zhàn)NBA。當有更多的年輕人沖擊籃球的最高殿堂時,中國籃球的發(fā)展也將隨之變得更好。正如一句古話所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期待著中國籃球的未來能夠更加光明。